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以及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影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卢梭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对后世的影响是怎样的?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士分重

要的地位。卢梭的《爱弥儿》出世之后,他的教

育思想被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对当时的儿童教

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之后,儿童的教育逐

渐被人们所重视,儿童的地位逐渐提升。卢梭认

为教育就应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主体,遵循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儿童获得白然的发展.

而当代我国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问

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等,希望通过研究卢

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这篇

文章主要是通过研究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分析

他的学前教育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和对

现实教育的启示。

卢梭的教育原则及教育方法是什么?

卢梭的教育原则是: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因此卢梭强调指出,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具体来说那就是:(I)必须让儿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相信他们也不会随便滥用这些力量;(2)考虑到儿童的一切身体的需要,包括智慧方面和体力方面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帮助,使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3)只有当儿童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助他们,也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4)应当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真正地辨别他们的欲望究竟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还是从心里想出来的。卢梭的教育方法是:(1)给予行动的自由。为了使儿童的身体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从儿童一出生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活动自由。但是在给儿童的身体以绝对自由的同时,必须小心地照顾他们、观察他们、跟随他们,以防出现意外。(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对儿童的养护与锻炼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在饮食上要合乎自然;衣着要以便于儿童活动为原则;睡眠要充足。在养护的同时还要让儿童进行锻炼,使他们可以生活在一切的环境中,经受自然的考验;也包括在品质上的锻炼,使他们养成忍受痛苦的本领,具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3)注意语言的发展。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是同人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受到自然的教育。他们一生下来就听到人们在说话,因此,为了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人要发一些使儿童听得懂的声音;此外,成人在儿童面前说话应当是正确的,使他们觉得跟成人谈话很高兴,不要孩子一出现错误就出面纠正。(4)感觉教育。在人的自然发展中最先成熟的就是感觉器官,因此首先要对感官进行训练。在感觉教育中,应当同时发展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器官。(5)模仿。卢梭认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教育者应该利用这一点,使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6)自然后果法。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食其果的道理。

卢梭对儿童的教育分为哪几个阶段?

法国卢梭从自然教育的理论出发,依据儿童的发展,将其发展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

1、婴儿期(0-2)

卢梭将从出生到2岁划为婴儿期,他认为应以体育保健为主。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智慧的工具。体育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这时的体育主要是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其关键是“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

他反对捆绑婴儿的四肢,要求衣服宽松肥大,使婴儿的肢体可以充分自由活动,而且衣服不宜穿得太多,应该养成他们适应各种天气变化的能力。

卢梭还主张婴儿应该由母亲哺乳,由父母亲自养育。儿童还应该培养具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赖医药的治疗。不能溺爱儿童,不强迫或加速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顺其自然。

2、童年期(2-12)

2岁至12岁为童年期,卢梭称这一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因为外部感觉器官是智力教育的前提。

为了发展外部感觉器官,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为了触觉,应该让孩子亲自去摸去抓每件东西,多在黑暗中做游戏,由此使儿童了解感觉与引起感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发展视觉,要让儿童尽早地学习写生画和制图;为了发展听觉,卢梭主张应使儿童练习唱歌,注意发音纯正、清晰,并习惯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

对于儿童的味觉和嗅觉,卢梭认为不应该竭力加强发展,儿童的食物应该是自然的,简单的。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详细地研究幼儿外部感觉器官的教育问题的人,这对后来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3、少年期(12-15)

12至15岁为少年期,卢梭认为这时是“劳动、教育、学习的时期”。因为儿童到12岁时已经有了强健的身体,有发育良好的感官,有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这时期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卢梭认为应该以有益的、必需的、正确的和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知识为主。

他尤其重视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物理、几何以及读、写、算等学科的学习。他完全排斥神学,但也排除人文学科,认为这些学科要到15岁以后才能学习。除智育以外,卢梭对劳动教育也非常重视。他认为“劳动是社会的人不可减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他是贫或者是富,是强或是弱,只要他不干活,就是一个流氓。”

只有劳动才使人“过着自由、健康、诚实、勤劳和正直的生活。”卢梭要求爱弥尔首先学习农业劳动,因为农业是最诚实、最有益于人类的。但他又让爱弥尔看到农业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是不自由的。所以爱弥尔还要再学习一种劳动技能。

他认为,在人类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而手工劳动中最有益、最适合学生兴趣的是木工。木工可使人灵巧、机敏,能发展人的优美典雅感,他要求爱弥尔每周要有二天的时间到木匠的工场里学习木工技术。这时期的教育使爱弥尔既有工匠的双手,还有哲学家的头脑。

4、青春期(15-青春期)

15岁到成年为青春期。卢梭称这个阶段为“激动和热情”时期,应该进行道德教育。

卢梭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来看待道德和道德教育,他认为人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欲,即“自爱”,“扩张自爱而爱他人,这就变成为道德”。基于这一认识,他把道德教育的任务归为:培养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为了培养青年善良的情感,应当让青年去观察人类的苦难、贫困和悲伤的情景,以培养同情他人的感情。

为了培养正确的判断,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历史和伟人传记。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则需要实际的练习,即社会道德的实践。总之,他认为在道德教育方面“一定要少说多做”,“要善于选择地点、时间和人物,以实例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影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